當面試被問「有沒有問題?」到底要問什麼?

邱彥霖
Jan 6, 2021

--

made by Sandy Chiu

在輔導求職的過程,諮詢者很常問我「被問有沒有問題時要怎麼回答?」

相信很多人也有這樣的經驗,面試來到最後,面試官會說「還有沒有問題?」每到這個時候,要不是腦袋一片空白,就是想開口但不確定開了口,是加分還扣分。其實從面試官的角度,問這個問題的目的,主要是想透過你的提問,更認識你,了解你的人格特質、你在意的工作價值、甚至是你對自我的理解。所以,要是說「沒有問題」,等於在向對方說「我沒有想法」,可就白白浪費一次加分機會了!

因此,本次我分成四種角度,並集結了相關文章裡的例句,解釋給大家參考!

一、福利制度篇

這應該是大家最常問的,但老實說這類問題不大會加分。且通常是問得越細,給人越難搞的印象。不過,這不表示不應該問,而是先問問自己這對你是否重要?再來才是該問誰?怎麼問?

首先,這是否對你重要?如果離開前一份工作的原因是工時超長、經常性加班問題,那麼到一間工時超長有加班需求的工作,絕對不是你想要的。我總是強調「轉職不是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」,因此清楚什麼對自己是重要的,才能避免重導覆轍。所以,若這對你很重要,且是你決定一份工作的關鍵,請務必問、清、楚。

那麼,工時、薪資福利該問誰?

簡單來說,薪資福利問人資,工時升遷問用人主管。薪資福利包含:薪資結構、獎金制度、發放時間、休假與其他員工福利;通常講到這麼細都是準備跑聘雇流程時。工作時數與升遷機會,當然是問直屬主管最準確,畢竟是他的團隊,成員的工作狀態、績效考核都由他掌握,若是應徵業務單位,獎金發放的問題也可以請教用人主管。

最後,怎麼問才不會失禮、唐突?

有一種方式叫「自我揭露」,是我認為很好用的溝通方式。當你不確定自己問這個問題是否合適時,可以先自我揭露,再進行提問。

範例一:我目前的年薪,其中包含三節獎金、車資補貼、固定兩個月的年終,以及一季發放一次的績效獎金,加班費另計。所以,想了解一下貴公司的薪資結構包含哪些?

範例二:我過去的單位很常加班,幾乎是常態性的加班到十點;並不利於家庭的經營,但我理解工作難免需要,所以想了解一下目前單位同事們的工作時間,以及加班頻率?

範例三:我目前的工作不是管理職,但因為表現穩定,主管都會將新人給我帶,直到他們能獨立上手;所以,我一直希望能有挑戰管理職的機會,想了解這個職務未來有無升遷的空間?需要多久時間或其他要求?

有沒有發現「自我揭露」很好用了呢!

二、未來發展篇

這類問題在一個成長型的產業、組織或職位,絕對大大加分,反之就會大大扣分。為什麼會大大扣分?因為關鍵在「是否是成長型的產業、組織或職位」。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這麼的“Aggressive” or “Ambitious”,尤其在穩定、變化小、重複性高的傳統產業、組織或職位,主管可能回答不了,也不想回答這類問題。因此,這種問題不適合所有的職缺,得先看自己的職業適性與應徵的職務需求

問句範例:

「我的職位,在公司不同階段扮演什麼樣的角色?短中長期的任務為何?」

「你希望我的加入為部門或公司帶來什麼樣的改變?與公司成長的目標是否有關係?」

「想請問這個職位過去的從事者通常會遇到什麼挑戰?」

簡單來說,這類問題適合的是“核心業務的職務”,例如科技公司的研發工程師、產品經理,廣告行銷公司的行銷企劃,募資平台的專案經理…等;再來就是新創公司,尤其見到創辦人時,更適合這類的提問。

好問題也要「問對場合」,才會發揮正面效果!

三、了解對方篇

也有些人喜歡問內部的資訊,透過瞭解組織或主管本人,來加深印象。但面試除了留下好印象,更重要的是蒐集資訊,好進一步評估是否適合。所以,提問的目的性很重要,在提問前,先想想自己的目的吧!

問句的目的:

「可以形容在這部門中,你印象最深刻的同仁嗎?」

若對方回答的是正面的,可以看出主管欣賞的特質;反之,也可以看出主管介意或不喜歡的特質。

「您喜歡這家公司嗎?為什麼?」

看對方的反應就可以觀察出,這位用人主管是真認同,還是假喜歡;你也可以評估自己是否要進入這個團隊。

「請問這個職缺是怎麼產生的?」

是既有的職務缺口,還是擴張多出來的業務內容,既可以進一步明確這個工作的定位,同時瞭解主管對該職務的期待。

「方便知道您的聯絡方式嗎?」

不是所有的用人主管會在一開始就自我介紹給名片,主動一點當然可以留下好印象,不過後面要加解釋,像是「不論能不能被錄取,我都希望能與給我啟發的前輩保持聯繫」,或「想對於今天提出的計畫與目標,補充一些資料給您」,這樣才算完整。

「請問這個職務預計何時要到任?」

若想展現積極,且也能在對方預期的時間到職,請接著表達若被錄取,自己能夠在這時間到職;就算無法在對方預期的時間內,也可以告知若接到錄取,最快可以到職的時間。

一場好面試建立在真誠的「互相評估」,而非單方面的刻意表現。

四、給我指教篇

謙虛是種美德,請對方給建議,也是讓自己未來更好的方法。每次面試都是經驗的累積,所以這類問題,不一定是為當下這份工作,而是讓自己更進步。聽聽看對方給自己什麼樣的建議,從對方身上學習吧!

問句案例:

「如有幸被錄取,在到職前我能多做些什麼準備、充實自己?」

「如果最後沒能進入貴公司,最大的因素是?」(不推)

「您認為我哪方面需要再加強?」(不推)

我個人只推薦「如果有幸被錄取,在到職前我能多做些什麼準備、充實自己?」畢竟,人還是喜歡正面討厭負面。所以,不論前面的表現如何,最後用一個正面積極的提問做結尾,回去後再發一封Thank you letter,補充面試時沒講到的資訊,加深正面印象,那至少也有80分了!當然,前提是你想爭取這份工作。

「正面積極」才能留下好印象,但前提是你真心想加入。

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

結論:

沒有絕對的好問題,唯有釐清求職目的,才能問出適合自己的關鍵題。

看完了還不知道該問什麼的話,以下八個Combo推薦給你:

  • 還在職,且沒有急著換到下一份工作,你可以問:福利制度+了解對方
  • 已離職,且急著找到下一份工作,務必表現積極:給我指教
  • 多個面試進行中,應多收集資訊,好做理性判斷:福利制度+未來發展
  • 重視升遷發展與薪酬福利:福利制度+未來發
  • 重視工作環境與氛圍:了解對方
  • 跨領域求職展現積極:了解對方+給我指教
  • 到新創公司面試必備:未來發展+給我指教
  • 高穩定性傳統產業:福利制度+給我指教
  • 金魚腦無法記這麼多,那就用「如果有幸被錄取,在到職前我能多做些什麼準備、充實自己,好在到職後能立即上手?」+Thank you letter

--

--

邱彥霖

5年個人生涯諮詢與8年科技業獵頭經歷,獵才經驗橫跨半導體、硬體製造、軟體資訊、傳統製造業。不喜歡體制內的遊戲規則,所以成立生涯諮詢工作室,建立生涯設計師品牌與社群,開辦跨界真人圖書館。相信還有更多美好的事情待發生,誰說成功只能有一種樣貌呢? https://www.lifecheck.net